2017.01.09,微信小程序如期上线…
微信选在这个日子上线小程序,肯定是有着非凡的意义的,至于意义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而且在小程序上线之前,网传了一张AllenZhang的朋友圈动态,如下图所示:
-
2007.01.09,初代iPhone面世;
-
2017.01.09,微信小程序上线。
至于这个时间节点代表着什么呢,就留给时间去证明吧,因为我们都会存在着后见之明,哪怕在后来看起来如何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当时也很可能会找不到任何的征兆。
并且我们总是会低估事件的远期影响,而高估事件的近期影响,比如iPhone当时遭遇了众多媒体和科技公司高管的直面抨击…再加上个人经验资历尚浅,所以本文主要会放在产品体验上,以及一些碎碎念,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本文主要包括小程序是什么、小程序上线一周的反馈、小程序的使用流程和一些其他的思考这些部分。
借用一下张小龙先生在微信公开课上重述的小程序定义: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开打开应用,也实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随处可用,但又无须安装卸载。从这段定义里,也延伸出来了小程序的几大特性,分别是:
可以说这几大特性就可以抽离出来小程序的部分产品理念,深刻的理解这几个特性也就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小程序,然后去确定自家的产品和小程序的契合度如何,从而展开对要不要做小程序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用户下载并使用一个App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操作路径又很长,并且各个节点之间的流失率也又都是符合漏斗模型的,无需下载确实是很诱人的。但无需下载也就意味着没有统一的分发渠道,无分发渠道也就意味着没有排名、没有SEO、没有热门、没有推荐…当然这种情况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看到张小龙先生在公开课上举出的案例,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黑镜》中的一些场景,案例是举的利用智能眼镜来控制灯的开关。如果你看过《黑镜》,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回忆起来剧中的人物利用AR技术来和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物体进行交互的场景,如果你没有看过,那么可以回忆一下Pokemon Go和支付宝的AR红包。用完即走,说明小程序更多是用来帮助用户提升效率或者解决具体的某个场景下的具体问题的,所以产品的形态主要是以轻量化为主,不太适合需要沉浸其中使用的杀时间型产品。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解决完问题即走,在下次使用的时候再打开。既然没有下载,那肯定也就没有了卸载,缓存和历史数据还是有的,然而一个小程序的存储限制只有10M…
可以看到,在1月7号之前,小程序的搜索指数基本上保持一条比较低的稳定曲线,只是偶有波动。而在1月8日,曲线开始陡增,在1月9号达到了峰值10W+,而后开始迅速回落。
可以看到:
-
20-29岁的用户占到了53%;
-
30-39岁的用户站到了26%;
-
男性用户站到了88%。
初步得出来的结论为主要的搜索用户为20-39岁,且以男性用户为主,那么这些用户为什么会搜索小程序呢?又想清楚小程序相关的什么东西呢?我们看到用户需求图谱如下:
通过用户需求图谱可以看到,搜索的内容大都是小程序开发相关的,所以能大致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那就是这些搜索的人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圈内的从业者,想要抢占小程序的第一波先机…
这里面有个非常不严谨的地方,那就是搜索人群的时间区间为01.01-01.14,而需求图谱的时间区间为01.02-01.08的,恰好没有爆发的那几天的搜索需求图谱,至于那几天搜索的高频需求是什么,百度指数统计的时间段里暂时没有,要过几天才能够知道…看完了百度指数,来看下真实大众的反馈,就我推荐给朋友得到的反馈或者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来看,在朋友圈、群聊刷爆小程序的大多数的都是互联网从业者,而真实的用户对小程序的反应大多数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的,小程序在普通的用户那里的反应远没有我们这些互联网从业者激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我觉得《跨越鸿沟》里的这个图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
因为对于小程序而言,现在的试用者都是属于早期市场的用户,而对于大众市场而言,市场尚未被激活,还处于未跨越鸿沟之前的阶段。微信现在早已成为了多边市场,至于能否跨越这道鸿沟,则取决于微信自身、用户、商家和第三方开发者…
我们家没有小程序,所以没有相关数据,在知晓程序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些数据,本小结的数据均来源于知晓程序,数据截止到1月12日。
-
「去哪儿酒店」小程序上线后,三日日均 PV 在 20 万左右,日均 UV 在 3 万左右;从数据上来看,次日留存在 85% 左右,三日留存在 80% 左右。
-
「小睡眠」小程序上线后, PV 为1,376,596,UV 为952,124;分享次数为76,254,小程序 3 日人均停留时长只有主程序 1/20。
-
「美丽阅读」小程序上线后, PV 为百万级,UV 为十万级;次日留存超过30%。
可以看到这几个数据看起来还是比较不错的,然而只是看起来,对于第一个我关注的可能是成交额,分解指标也就是转化率、客单价,第二个关注的可能为使用时长、使用频次、留存率,对于第三个关注的指标里也会有使用时长、使用频次、留存率等。可以看到这几款产品的PV和UV都是很可观的,但是沉淀下来多少用户,又沉淀下来多少有价值的用户,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首先,我就默认大家已经体验过小程序了,所以不再赘述激活小程序的流程,没有激活的可以随手去某度搜索下。从张小龙现场公开课中讲述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到小程序主攻的战场应该是线下,并且微信对小程序的线上传播也进行了很明显的限制,用户获取小程序的途径主要有:
对于绝大多数的小程序而言,搜索必须是全名搜索,而个别的小程序是支持模糊搜索的,对于自家的产品和战略投资的产品,貌似是支持模糊搜索的,其他的暂不清楚具体的规则。在打开小程序的时候,它已经缓存到了本地,而这个缓存的过程其实和安装是类似的,只不过时间很短,感受不那么强烈。个别的小程序需要先获取授权,部分的小程序不需要,暂不清楚具体的规则,可能和小程序的服务类目有关。Andy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测试人员,平时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周末和同事约好了一起去修剪头发。于是Andy早上9点从家出发,骑着摩拜单车来到地铁站,路上需要地铁转公交,在等候公交的时候不知道车还有多久才来,Andy就拿出来滴滴公交查询进行查看。和同事会合之后,同事用大众点评预约了理发师,然后就和Andy一起过去了,在剪头发的过程中Andy刷着手上的最新的杂志。而同事说他饿了,于是两个人就用饿了么点了个外卖。剪完头发之后,Andy想要去看电影,于是两人便打开猫眼电影,一番浏览之后就近选择了个电影院。买好票,选好座位之后,两人便去电影院取票看电影去了,电影还不错,是一次愉快的观影体验。看完电影后,Andy说“要不我们吃完饭再回去吧?”于是Andy和同事两个人就去海底捞吃火锅去了。自助点餐完之后,餐品很快就上齐了,两人便开始火锅大餐,结果一不小心吃的太嗨了,导致最后错过了末班地铁,没有办法,最后Andy打开滴滴打车叫了个车就回去了。以上的人物为我和同事的剪影,个别的场景不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但是这些都是基于真实的场景勾勒出来的,以此作为目标用户典型的一天的话,可以提炼出来和小程序交互的几个触点。
-
摩拜单车;
-
滴滴公交查询;
-
大众点评;
-
饿了么;
-
轻芒杂志;
-
猫眼电影;
-
自助点餐;
-
滴滴打车。
可以看到,这一天里大多数使用小程序的场景为线上+线下的结合,纯粹的线上的场景就一个轻芒杂志,而轻芒杂志明显是属于一个内容消费型的产品,属于杀时间型的产品,单纯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并不很符合用完即走的理念。接下来简单的进行一下用户价值的分析,可以参照之前俞军前辈的一个公式。感性且主观的体验,是很难能够用理性的成本来进行评估的,在这里只做定性的分析,对于以上使用到的所有的小程序而言,带给我的新体验和旧体验差别都不是很大,而且对于部分应用而言,小程序本身的体验尚不如旧应用的体验,小程序只是相当于App的缩水版本。对我而言,换用的成本也不是很大,但是在没有线下二维码的情况下,操作路径反而变长了,以摩拜单车为例,之前我打开应用只需要两步,找到它,打开它。在小程序中,需要打开微信,切换Tab至发现,进入小程序,找到摩拜小程序,打开它。由以上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到小程序的价值并不会在常见的场景中体现出来,产生价值的是查公交、点餐、预约、排队等这些场景,因为这些场景本身的频次就很低,而且我手机上并没有相应的应用。在这样的场景下以前我需要安装一个应用或者忍受现状,而现在用小程序就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并且可以用完即走。小程序的产品理念之一,就是“用完即走”,现在大多数的小程序也是符合这个特性的,还真是用完即走。比如小睡眠中3 日人均停留时长只有主程序 1/20。如果说你的产品本身做的好,而且用户、场景和需求都是真实存在的,那用户肯定是会回来的,毕竟小程序本身就适合低频次的场景,用户的目标是达到了,也实现了用户价值,但是商业价值如何挖掘呢?
小程序的分享分为页面分享和小程序分享,和公众号的分享有些类似,支持分享给好友、群聊,但不支持分享至朋友圈,即使把二维码分享至线上,也不能识别出来。
在微信公开课里,张小龙先生提到了要将分享出去的小程序页面做成动态的,即让用户不需要打开就能够看到内部的内容,但是暂时还没有做到,如果说这个后续做到了的话,那分享出去的内容的曝光度肯定会大大提升。
小程序的初衷是更好的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用完即走,结合小程序的特性,并且体验了一些小程序之后,个人觉得小程序更多的是适用于轻量级、省时间型的应用,而且必须是解决了具体场景下的具体问题。
小程序的推广是很难的,所以也就倒逼着开发者关注的是产品本身,而不是运营推广。在线上,有趣好玩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获得用户的自传播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没有具体的场景的小程序,成为现象级产品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从之前的微博红利到公众号红利,再到所谓的公众号红利,大多的时候说的就是流量的红利。当流量带来的效应并没与那么明显时,红利从何而来?最早一批享受到小程序的红利的,很有可能并不是小程序开发者本身,反而是小程序资讯平台、小程序学院、小程序外包等…
既然微信想做的是连接线上与线下,那为什么线下的入口是二维码呢?AR不是更方便吗?NFC、红外线也可以啊?但是AR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现阶段并不是很成熟…你玩过支付宝AR红包嘛?
而NFC、红外线的实现成本会高于二维码,最起码现阶段是高于二维码的,并且对于iOS的手机,开发者根本没有NFC的权限,其实我更觉得黑镜里面的场景可能是未来…即利用AR技术来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互。
可以看到小程序更多的适用于线下的场景,对于线上的场景,则更适合碎片化的场景,比如零碎的阅读、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的小任务。
然而微信自带社交属性,基于微信群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玩法,比如团体协作,基于社群的一些玩法等…
至于会产生什么新的场景,我也不知道…就好像从PC到移动互联网很大程度上的变化是因为场景变了,从App到小程序也是这个样子的,场景变了最终会导致解决方案的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小程序的一些碎碎念,一家之言,只为抛砖引玉,欢迎斧正、指点、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