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程序发布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业内的分析人士也纷纷对小程序的作用和微信的生态布局给出猜测,好评与质疑齐飞。
小程序的推出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对于微信来说,7亿的用户数量,足以让微信在任何一种商业模式上大施拳脚。在此前,其本身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及移动支付平台,小程序的发布,让微信开始朝着应用平台迈进,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小程序将取代APP,从小程序发布到现在仅过了没几天,微信小程序的数量已经过千。
虽然很多人大肆鼓吹者代替APP的口号,也指出了小程序的轻量级,微信入口进入方便,等等。但从现实来看,除了笔者身边的圈内好友,至少大部分微信用户对于小程序的使用还不够多。而且关于网上盛传的所谓高频低频的APP更适合于小程序打开,这种说法,笔者也仍持怀疑态度。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但好像身边也没见到谁将手机里的APP一扫而空吧。而且从体验上看,正是由于小程序的轻量级,导致小程序应用也基本都是极简模式,包括一些常用的应用,如京东、今日头条、滴滴打车等,在小程序内的界面几乎精简到让人大跌眼镜。
所以拥有小程序的APP没有遭遇大量卸载是正常的。钟爱阅读的人,不会去小程序上看今日头条,爱好购物的人,更不会在小程序上享受很差的购物服务。总之想说的是,任何应用的核心用户,很难从APP向小程序转移,毕竟APP是累积更新了无数个版本换来的优良产品体验,小程序似乎让界面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那小程序和APP的关系是什么呢?更像是补充。或者说,也是一部分订阅号和服务号的补充。对于一些成功聚拢粉丝的订阅号,或者企业的服务号来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轻量级,低成本的服务方式,而且通过微信订阅号可以直接进入小程序,用户可以天然转移,比如毒蛇电影开发的毒蛇电影社区,就是为了用户提供了进一步的服务。这种进一步的轻量级服务,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说,刚好和当前的订阅号、服务号互补,完善了商业模式。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并不适合建立小程序,必须通过APP才能实现对用户的服务价值。在笔者看来,对更多的企业来说,小程序则是发挥一个过渡作用,则是将用户从微信粉丝过渡到小程序,再从小程序过渡到APP的过程。小程序更像是前卫军,小程序获得胜利后,企业便能够毫不顾忌的开发APP了。
当然,小程序的意义绝不仅在于替代APP那么无聊,微信团队也曾表示,小程序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用户通过二维码,更加便捷的链接线下服务。记得哪位名人曾经说过,在未来,二维码将是一切的入口。
最近又听说,支付宝也在开发小程序服务,虽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从消息很可能为真,因为通过二维码可以肆意连接一切的小程序,足矣让支付宝付出血汗,进入这片战场。
因为以小程序形式留存在微信,或是支付宝里的轻量型应用,在未来很可能够触到很多当下互联网还没有覆盖到的服务。尽管看上去互联网已经覆盖了大街小巷,但对于大部分的线下消费场景而言,互联网的应用仍旧是停留在支付上。而小程序则为更多常用细分的消费场景提供了更多服务可能,用户需要做的,只有一项,那就是轻轻扫描一下眼前的二维码。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有一天二维码覆盖了世界,那是否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线下服务,都已经与线上连接,而这种连接的结果,叫物联网。
所谓线上线下,小程序二维码,其实是一场对未来商业的深远布局,物联网生态的前瞻之战。
当然,小程序改变世界的那一天还有很远,企业也不必盲目焦虑,毕竟不论是小程序,还是APP,都只是服务形式,重要的,是服务内容。
而从现在来看,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用户对于小程序带来的惊喜,依旧止步于节省手机内存。